幾乎在每個氣動和液壓系統(tǒng)中都可以找到壓力控制閥。它們有助于實現(xiàn)各種功能,從將系統(tǒng)壓力保持在所需限值以下,到在部分回路中保持設定壓力水平。不同類型的壓力控制閥包括溢流閥、減壓閥、順序閥、平衡閥、安全閥和卸載閥。除了通常打開的減壓閥外,所有這些通常都是關閉的閥門。
對于這些閥門中的大多數,需要一個限制來產生所需的壓力控制。一個例外是外部先導卸荷閥,其驅動依賴于外部信號,該信號通常來自數字壓力調節(jié)器.在某些應用中,例如呼吸機和麻醉機,流量必須始終保持一致。氣體流量的變化可能導致嚴重的傷害或死亡。這就是控制閥如此重要的原因。
1、減壓閥
在氣動系統(tǒng)中保持較低壓力的最實用的組件是減壓閥。減壓閥通常是打開的雙向閥,當受到足夠的下游壓力時關閉。
減壓閥有子類別:直動式和先導式。直動式閥門是減壓閥,無論主回路中的壓力如何變化,都會限制次級回路中可用的最大壓力。這假設工作負載不會產生回流到減壓閥端口,在這種情況下閥門將關閉。壓力傳感信號來自次級電路。該閥與溢流閥反向運行,因為它們通常是關閉的并能感應來自入口的壓力。當出口壓力達到閥門設定值時,閥門關閉,只有少量氣體從閥門的低壓側流出,通常通過閥芯中的孔口流出。
先導式減壓閥中的閥芯通過兩端的下游壓力進行液壓平衡。導閥釋放足夠的氣體以定位閥芯,使通過主閥的流量等于減壓回路的要求。如果循環(huán)期間不需要流量,則主閥關閉。高壓氣體泄漏到閥門的減壓部分,然后通過先導式溢流閥返回儲罐。這種類型的閥門通常具有比直動式閥門更寬的彈簧調節(jié)范圍,并提供更好的重復精度。但是,在液壓應用中,油污會阻塞流向先導閥的流量,導致主閥無法正常關閉。
2、泄壓閥
大多數氣動和液壓動力系統(tǒng)設計為在規(guī)定的壓力范圍內運行。該范圍是系統(tǒng)中執(zhí)行器為完成所需工作而必須產生的力的函數。如果不控制這些力,電源組件和昂貴的設備可能會損壞。安全閥可以避免這種危險。它們是通過在壓力過高時轉移多余氣體來限制系統(tǒng)中最大壓力的保障措施。安全閥首次打開以允許流體流過的壓力稱為開啟壓力。當閥門繞過其全額定流量時,它處于全流量壓力狀態(tài)。全流壓力和開啟壓力之間的差異有時稱為壓差或壓力超控。
在某些情況下,這種壓力超控并不令人反感。如果在達到最大設置之前通過閥門損失的氣體會浪費電力,這可能是一個缺點。這可以允許最大系統(tǒng)壓力超過其他組件的額定值。
3、平衡閥
這些閥門通常是關閉的,并且通常用于在回路的一部分中保持設定壓力,通常是為了平衡重量。閥門的樣式非常適合平衡外力或抵消壓力(如壓力機)以防止其自由落體。閥門的主端口連接到氣缸的桿端,副端口連接到方向控制閥。壓力設置為略高于防止負載自由下落所需的壓力。當加壓流體流到氣缸蓋端時,氣缸會伸展并增加桿端的壓力并移動閥門中的主閥芯。這創(chuàng)建了一條路徑,允許流體通過輔助端口流向方向控制閥和油箱。隨著負載的增加,一體式止回閥打開以允許氣缸自由縮回。
如果需要解除油缸背壓,增加沖程底部的力,可以遠程操作平衡閥。當氣缸伸出時,閥門必須打開,其輔助端口連接到儲液罐。當氣缸縮回時,由于止回閥繞過閥的閥芯,因此在排放通道中感覺到負載壓力并不重要。
4、順序閥
在具有多個執(zhí)行器的電路中,可能需要以定義的順序或順序移動執(zhí)行器。限位開關、計時器或其他與順序閥配合使用的數字控制設備可以做到這一點。順序閥是常閉的二通閥,它們調節(jié)回路中各種功能發(fā)生的順序。它們類似于直接作用式溢流閥,只是它們的彈簧腔通常從外部排放,而不是像溢流閥那樣從內部排放到出口端口。只有在優(yōu)先功能已經完成并首先滿足之后,順序閥才允許加壓氣體和流體流到第二功能。關閉時,順序閥允許氣體自由流向主回路,以執(zhí)行其第一個功能,直到達到閥門的壓力設置。
還可以通過根據它們必須置換的負載來確定氣缸的大小來實現(xiàn)所需的排序。需要最小壓力才能移動的氣缸首先伸出。在其沖程結束時,系統(tǒng)壓力增加并擴展第二個氣缸,依此類推。在許多應用中,空間限制和力要求將決定氣缸尺寸。在這些情況下,順序閥用于按要求的順序驅動氣缸。順序閥有時具有止回閥,允許從次級回路到初級回路的反向流動。然而,僅當流量從初級回路流向次級回路時,才提供排序動作。在某些應用中,聯(lián)鎖可以防止順序發(fā)生,直到主執(zhí)行器到達某個位置。這是通過遠程操作完成的。